相 关 |
|
医疗信息化是在医疗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随着电子健康档案(EHR)、远程医疗和移动健康应用的普及,医疗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和诊所通过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分析,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管理效率。同时,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访问健康信息,参与健康管理,增强了医患沟通和患者参与感。
未来,医疗信息化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预防性医疗。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的发展,医疗信息系统将能够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和生理数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通过整合穿戴设备和家庭健康监测数据,医疗信息化将支持连续健康监测和早期疾病预警,推动从治疗向预防的医疗模式转变。此外,随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的完善,医疗信息化将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建立信任的医疗信息生态。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5年)》依托多年行业监测数据,结合医疗信息化行业现状与未来前景,系统分析了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价格机制及细分市场特征。报告对医疗信息化市场前景进行了客观评估,预测了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并详细解读了品牌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及重点企业的运营表现。此外,报告通过SWOT分析识别了医疗信息化行业机遇与潜在风险,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战略建议,助力把握医疗信息化行业的投资方向与发展机会。
第一章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背景
1.1.1 医疗信息化行业定义
1.1.2 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背景
1.1.3 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意义
(1)挖掘医疗潜能
(2)提高服务质量
(3)保障医疗安全
(4)方便地区调配资源
1.1.4 医疗信息化构成及其功能
(1)医院管理信息化
(2)临床管理信息化
(3)区域医疗信息化(GMIS)
1.1.5 医疗信息化行业产业链
1.2 医疗信息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1 行业监管体制
阅读全文:https://www.20087.com/M_QiTa/06/YiLiaoXinXiHuaShiChangXuQiuFenXiYuFaZhanQuShiYuCe.html
(1)医疗卫生信息化监管
(2)软件行业监管
1.2.2 行业相关政策与规范
(1)《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2)《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
(3)《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4)《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5)《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6)《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7)《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
(8)《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9)《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
(10)《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11)《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
1.2.3 行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1)“十四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
(2)《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2)》
(3)《2025-2031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4)《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初步发展规划(2012-2015)》
(5)《2025-2031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
1.3 医疗信息化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1 宏观经济环境走势分析
1.3.2 宏观经济环境走势预测
1.3.3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4 医疗信息化行业人才环境分析
1.4.1 行业人才供给情况
1.4.2 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1.4.3 行业人才培养建议
1.5 新医改与医疗信息化分析
1.5.1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向
(1)医药分开
(2)改革公立医院产权结构
(3)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1.5.2 新医改方案解读
1.5.3 新医改重点及资金流向
1.5.4 新医改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1)操作系统方面
(2)开发方法方面
(3)软件厂商的商业运营模式
Marke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Prediction Report on Medic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2024)
1.5.5 医疗改革深入推动信息化建设
第二章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中国医疗行业发展分析
2.1.1 医疗行业发展概况
2.1.2 医疗行业投资需求规模
2.1.3 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分析
(1)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模分析
(2)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3)医疗卫生机构竞争状况分析
2.1.4 医疗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2.2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
2.2.1 国外医疗信息化发展经验
2.2.2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
自以来,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市场保持了高速发展,县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各省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成为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移动应用系统开始在大型医院使用,社交媒体继续尝试提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云计算技术被大力推广并且逐渐应用。有统计显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185亿元,至,这一市场规模超过275亿元人民币。
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深入,带动信息系统的升级。实行医药分开的地区从北京和上海向其它省份扩展,医药分开的医院数量增加。随着医药分开的执行,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计价和监督管理提上日程。医药分开带动医疗信息系统例如HIS系统的升级,拉动医疗软件及其服务市场的增长。同时,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得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得到增加。
医疗信息化作为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之一,在近年来医改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位置
国务院医改办对医疗信息化的建设规划越来越明确。通过比较近几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通知,12年只是在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大项工作中提及了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13年开始在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中单独提出了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专项工作。14年医改办文件中对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具体更细化的要求,如明确提到50%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整合,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
图表目录
2014年国家卫计委提出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其中,“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卫生委提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
14年卫计委主推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以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这些需要在医院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来实现数据的跨机构流通和交换。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所有医院统一资源调配,医疗、专研仪器设备实行专营共用;检验结果、资源调阅互用;预约挂号、病人医嘱信息、诊断信息、检验检查数据和社区健康档案信息共享等。
2.2.3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阶段
2.2.4 医疗信息化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2.2.5 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
(1)总体市场规模
(2)硬件市场规模
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是我国医疗信息化主要市场,占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的72.4%。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我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99.31亿元,同比增长20.6%。
2025-2031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亿元,%
2014年信息化建设以临床信息系统占主导,2014年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医疗、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平台、远程医疗、PACS系统是重点,其投资加速增长。2014年国家大力推广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这无疑促进了医院电子病历建设的进程。大中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心已逐步转至以病人和临床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将对PAC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医疗的搭建和应用进行重点投资。
2014年医院重点IT系统投资状况
就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状况来看,大部分医院已经建立了HIS系统,接下来HIS与医疗保险以及各种临床应用系统的集成会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CIS系统的普及率还较低,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对1067家医院的统计信息,除了住院护士工作站系统、病区医生工作站系统以及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以外,其余临床信息系统的实施比率均不足50%。同时该调查关于医院认为最应该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的数据显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与意外”,“提高临床业务效率支持医院流程再造”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支持医院经营成本核算”占选择比例的前三位,分别为83%、81%和69%,由此可见医院对CIS系统具有较强的需求,医院的CIS建设还将快速推进。其次,我国医疗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医院在选择和建立系统之前没有做充分的自身评估和统一的规划,导致医院内部系统之间协调性差,无法发挥系统的潜能;各医院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少标准化的电子病历以及业务流程;在供应商方面,研发出来的信息系统兼容性相对较差。这些因素对下一步医联体内各医院互通互联以及最终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也会造成困难。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避免缺乏规划导致的后期整合方面的难题。其三,我国大部分医院对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局限于基本的财务和收费方面的处理,在广度和宽度上还有待拓宽。如图15所示,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电子病历、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等CIS系统虽然对临床的医护和决策工作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目前的应用率仍然较低。另外,我国医院,特别是大型的三甲医院在过去十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和管理信息,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和运用可以用于临床流程的设计、财务和临床风险的评估,以深化医院的决策和管理。然而目前也很少有医院运用数据仓库等智能分析技术来支持决策。
我国临床信息系统已实施比例
(3)网络设备市场规模
(4)软件市场规模
(4)服务市场规模
2.2.6 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分析
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4年)
(1)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
(2)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集中度
(3)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趋势
2.3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机遇与挑战分析
2.3.1 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2.3.2 医疗信息化行业面临挑战分析
2.4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4.1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2.4.2 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趋势
(1)大型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2)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
2.4.3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产品趋势
2.5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趋势预测展望
2.5.1 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景
2.5.2 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总体市场规模预测
(2)硬件市场规模预测
(3)网络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4)软件市场规模预测
(5)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2.5.3 中小医院信息化趋势预测
第三章 中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
3.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分析
3.1.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概况
3.1.2 医院信息化市场现状
3.1.3 医院信息化区域发展
3.1.4 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分析
(1)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背景
3.1.5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2)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市场现状
(5)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3.2 医院信息系统(HIS)市场分析
3.2.1 医院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分析
3.2.2 医院信息系统结构分析
ZhongGuo Yi Liao Xin Xi Hua ShiChang DiaoYan Yu FaZhan QuShi YuCe BaoGao (2024 Nian )
3.2.3 医院信息系统市场需求前景
3.3 远程医疗发展分析
3.3.1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3.3.2 远程医疗关键技术
3.3.3 远程医疗投资情况
3.3.4 远程医疗发展现状
3.3.5 远程医疗发展障碍与
3.3.6 远程医疗市场需求前景
章 中国临床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
4.1 临床信息系统(CIS)市场分析
4.1.1 临床信息系统概况
(1)临床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构成
(2)建立临床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
(3)临床信息系统的特点
4.1.2 国内临床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4.1.3 国外临床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4.1.4 临床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4.1.5 临床信息系统市场分析
(1)临床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分析
(2)临床信息系统市场结构分析
(3)临床信息系统市场竞争分析
(4)临床信息系统市场需求前景
4.2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市场分析
4.2.1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发展分析
(1)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设计原则
(2)国际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发展现状
(3)国内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发展现状
(4)医院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发展模式
(5)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6)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发展趋势
4.2.2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应用分析
2010 年国家加强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以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得到了极大提升,以电子病历为主的健康档案的推进和普及,医院 PACS 等系统的建设等均为远程医疗开展提供了技术性条件。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疗信息化被纳入新医改的“四梁八柱”,是未来国家医疗领域的重要着力点。以来,医疗信息化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以支持政策的形式保障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从 3521 工程到36312 工程。
医院信息化普及和推进,从传统 HIS 向 CIS 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
电子病历健康档案、PACS 等的建设为远程医疗提供技术性条件
2014 年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投入规模达到 275.1 亿元人民币,比 增长 22.5%,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是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和国家推动,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医疗、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平台、远程医疗、PACS 系统是重点,其投资加速增长。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取得SFDA注册的PACS系统产品数量为70种,当中国产产品数量为59种,进口产品数量为11种。
2015年10月底我国获得SFDA 注册的PACS系统产品数量
我国取得SFDA注册的PACS系统产品统计
中国医療情報化市場調査研究と発展傾向予測報告(2024年)
取得SFDA注册批文的进口PACS 产品一览
4.2.3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细分市场分析
4.3 检验信息系统(LIS)市场分析
4.3.1 检验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1)国际检验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2)国内检验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4.3.2 检验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4.3.3 国际检验信息系统经验借鉴
4.3.4 检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4.4 电子病历系统(EMR)市场分析
4.4.1 电子病历发展综述
(1)电子病历概念
(2)电子病历特征分析
(3)电子病历发展阶段
4.4.2 国外电子病历应用及经验借鉴
(1)美国电子病历应用及经验借鉴
(2)英国电子病历应用及经验借鉴
(3)日本电子病历应用及经验借鉴
4.4.3 国内电子病历应用现状
4.4.4 电子病历应用效益分析
4.4.5 电子病历存在问题
(1)概念认识混乱
相 关 |
|